如今,沪上各大小音像商店里的古典音乐唱片越来越多,在那些专门经营古典音乐唱片的店家内,买卖双方往往是熟友般地交谈着各自的心得,很难分清究竟谁是顾客谁是店员,这些乐迷所关注的“对象”已不仅是贝多芬、莫扎特、卡拉扬、霍洛维茨等,而是“扩延”到了马勒、肖斯塔科维奇、布列兹、布伦德尔……这就是上海古典音乐唱片市场的现状。
众多老乐迷都说,若干年前,经营唱片的商店不仅很少,而且片子也少得可怜,属于卖方市场,乐迷哪里顾得上版本、乐队及品牌等,而现在品种繁多,成了买方市场,乐迷在选购时自然讲究了。上海镭音中心的经理说,以前选购古典音乐唱片者大都专门从事音乐工作,而现在普通的顾客要占一半,比如古典浪漫派作品(贝多芬、舒伯特等)就非常畅销,再者,一些现代作曲家(马勒等)的交响乐全集,尽管每套价格1000多元,而慷慨解囊者不乏其人,他们在选购时向店里打探的品种往往是在以前看来是极为冷门的,如歌剧、室内乐唱片的问津者之多,就令人惊讶,《卡门》、《茶花女》等乃是乐迷首选的品种,眼下,《图兰多》、《阿伊达》又热门了起来。有趣的是歌剧唱片爱好者竟分出了派别,一派为追求全剧的录音,另一派则喜爱唱段精选专辑,而将两者兼收并蓄的也为数不少。这些乐迷“英雄所见略同”的是:歌剧既有序曲,间歇曲的交响乐声,又有独唱、合唱等声乐表演,还有浪漫离奇的情节故事,上海乐迷很感兴趣。
现在,精明的发烧友甚至能“刺探”到这样的内情:一些廉价唱片的质量甚至要超过内容相同但价格昂贵的品种,这点已为经营者所证实,比如,一年前上柜的《李斯特管弦乐作品集》、《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》,当时售价是264元,今年重版时仅售132元(因版税等制作成本下降),且因引入了最新的数码量化录音技术,音质更为优异。为此,他们还特地提醒新入门的乐迷:选购这些唱片时要“精益求精”,一分钱一分货不一定是绝对的真理。值得一提的是,越来越多的乐迷现在很注重欣赏乐曲内容的本身,而非仅仅是音响效果。一位选购许多套《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全集》的乐迷说:先前欣赏柏林爱乐的版本(1982年),如今欣赏到莫斯科交响乐队的演奏,感到前者表演凝重深沉,而后者更具有俄罗斯民族特有的音乐意境,尽管它是昔日的单声道录音。可见,不同的乐队,不同的录制年代会带来不同的感受。
沪上的古典音乐队伍呈“滚雪球”般壮大,上海市音像厂商喜出望外,纷纷调整产销策略,加大古典音乐唱片的产销量,从而为这股“复古潮”推波助澜。